時間: 2021年04月30日 15:21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101次
2021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稕Q定》明確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
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示。
歷史交匯點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化,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習近平總書記在向全會作的說明中回憶——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時就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們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秉h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并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十三五”時期要實現“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一語道出歷史的經緯。
“我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議題思考了很久,也聽取了各方面意見?!绷暯娇倳浽谒闹腥珪募鸩萁M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深刻闡述了全會議題的重大戰略意義。
站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性時刻,時代的腳步行進至又一個意義非凡的節點。下一個70年我們要怎么干,未來的百年藍圖將如何繪就,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如何才能越走越寬廣?
四中全會公報,給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這個總體目標實際上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發展戰略的進一步細化和拓展?!敝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組督學洪向華教授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進一步細化和拓展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目標。
凝聚無數心血的起草過程
隨著決定稿全文公布,全黨全國人民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討論、學習熱情再創新高。從中南海到田間地頭,這樣一個被普遍點贊的文件,經歷了怎樣的千錘百煉?
文件起草的過程,是充分發揚民主、凝聚眾智的過程。各部門、各地方的意見,都充分反映到報告中,得到了采納和吸收。
2021年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會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此后的200多個日日夜夜,全會《決定》起草工作始終在習近平總書記直接領導下進行。
主持召開全會文件起草組全體會議,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閱批改文件稿,從提綱框架方案到送審稿,對上報的每一稿都認真審閱、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全會《決定》起草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親自把方向、定原則、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