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年04月29日 18:00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99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4月27日,新疆同濟堂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堂”,600090.SH)旗下子公司同濟堂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堂醫藥”)發布公告稱旗下發行的“18同濟01”和“18同濟02”發生實質性逾期。
據披露,“18同濟01”和“18同濟02”累計違約本息共計近4.6億元。關于逾期的原因,同濟堂醫藥表示,2021年度國內突發疫情,且公司主要經營地處于重點疫情區域。受不可抗力影響,導致公司流動性資金階段性緊張,暫時無法兌付債券,且對公司再融資產生較大的影響。
對此,4月27日,記者致電“18同濟01”募集說明書披露聯系人,該負責人回應表示以公開披露的公告為準。
首次債券違約
“18同濟01”和“18同濟02”為同濟堂醫藥首次發生債券違約。
“18同濟01”起息日為2021年4月25日,實際兌付日為2021年4月26日,評級機構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主承銷商為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述債項由同濟堂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擔保方同濟堂表示,公司及同濟堂醫藥與全體債權人正就債券延期兌付方案進行磋商優化。
關于采取措施及后續安排,同濟堂醫藥表示,為化解債務風險,公司及同濟堂醫藥已積極調整經營情況、進行多方融資,控股股東亦加緊處置資產以加快同濟堂醫藥資金回收。
截止目前,同濟堂醫藥與債權方已就控股股東處置資產事宜進行了現場確認及初步溝通,并就債券延期兌付方案進行磋商,若與全體債權人就延期兌付事宜達成一致,公司及同濟堂醫藥將及時按照相關規定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履行債券延期兌付事宜的程序。
此外,同濟堂稱,公司及同濟堂醫藥將積極應對、盡快解決當前債券延期兌付問題,根據市場情況,依法合規、公平公正、分類施策,穩妥化解公司債務風險,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公司對上述公司債券的擔保責任尚未終止,公司將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該事項,若有相關進展,公司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切實維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另據了解,4月24日,中誠信國際將同濟堂醫藥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調降至CC,將“18同濟01”和“18同濟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B調降至CC;并將主體和上述債項信用等級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同濟堂再融資承壓
據記者了解,同濟堂也面臨再融資的壓力。
據中誠信國際披露,同濟堂醫藥為同濟堂的核心業務運營主體,其總資產、所有者權益、收入、凈利潤在同濟堂的占比均超過95%。大型連鎖藥店“同濟堂藥店”即為同濟堂旗下零售配送業務第三方運營的同濟堂品牌加盟連鎖藥店。
根據啟信寶信息,同濟堂的第一大股東為湖北同濟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3.14%,實際控制人為張美華。
回顧歷史,2021年同濟堂借殼啤酒花上市。借殼上市后,2021年12月,根據啤酒花與同濟堂控股簽訂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及補充協議,根據對同濟堂醫藥的盈利預測及評估值,雙方一致同意2021年度、2021年度、2021年度同濟堂醫藥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不低于4.6億元、5.29億元、5.61億元。
在隨后三年的業績對賭期,同濟堂均“踩線”完成業績承諾,然而2021年業績暴跌,成為同濟堂業績的轉折點。2021年6月30日,同濟堂2021年年報披露,2021年實現凈利潤1.2億元,降幅超76%。
關于下降原因,根據年報所述,2021年其更新代理/渠道業務模式、按凈額法確認收入等,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降。且因2021年財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濟堂于2021年7月1日復牌并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濟堂”。
此外,同濟堂于2021年4月27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同濟堂進行立案調查。截至目前,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有結論性意見。
過往債務履約情況,中誠信國際于2021年8月份跟蹤評級報告中披露,未取得公司征信報告,其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共有3.13億元銀行借款發生逾期。截至2021年8月12日,上述逾期借款仍有1.45億元未償還,公司已同相關金融機構和解并進行續期,部分正辦理相關續期手續。
此外,百度,根據同濟堂2021年8月12日公告披露,2021年有3.53億元面臨再續貸,不過公司面臨的外部融資環境或進一步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