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年04月28日 20:26 | 作者:朗依制藥 | 來源: 醫藥資訊| 閱讀: 97次
揚帆中原,全新啟航!中國結構周2021·中原論壇開幕
2021-03-27 20:32 來源:健康界
原標題:揚帆中原,全新啟航!中國結構周2021·中原論壇開幕
早春二月,繁花初開,萬物更始。備受期待的“中國結構周2021·中原論壇暨河南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會議”于2021年3月27日在河南鄭州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結構周2021組委會、河南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亞太結構青年俱樂部共同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協辦。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匯聚百余位國內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知名專家,聚焦結構性心臟病前沿進展與技術,通過學術講座、手術直播、操作培訓等多種形式,為與會專家及線上同道奉上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茍建軍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董建增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等共同出席了本次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致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魁教授作為本次大會開幕式主持人,在全場的熱烈掌聲中正式宣布中國結構周2021·中原論壇隆重開幕!
茍建軍:堅持“6個可持續”,建設國內一流醫院
作為“中國結構周2021·中原論壇”東道主之一,茍建軍院長在開幕致辭中對參與本次會議的各位專家及長期以來支持鄭大一附院建設與發展的各位同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鄭大一附院自1928年建院至今已93歲,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鄭大一附院不斷做大做強,不僅醫療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名列前茅,且已成為亞洲收治患者數量最大的醫院。在醫院發展方面,鄭州大學醫學院現已進入國內第一方陣;在科研方面,每年發表SCI論文1000篇左右,2020年獲國自然基金項目114項,并列全國第七;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始終堅持“學科強則醫院強,人才強則學科強”的理念,大力支持學科建設,目前正在建設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就有4個。我院心血管內科同樣是院內強勢科室,現有床位600-700張,覆蓋心血管內科幾乎所有領域;而這些成就的取得,也得益于來自全國的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
展開全文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鄭大一附院提出“6個可持續”。第一個可持續重在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第二個可持續重在技術引進,技術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第三個可持續重在創新驅動,創新是一個優秀醫院永不停步的追求;第四個可持續重在人才,人才強、學科強、醫院強;第五個可持續重在科研,一手抓醫療,一手抓科研,做好教育工作;第六個可持續重在品牌形成,形成屬于鄭大一附院自己的品牌效應。未來,鄭大一附院將繼續努力,建設國內一流醫院,為更多患者帶來獲益。
吳永?。簭闹袊绞澜?,推動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現狀及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的構想,吳永健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技術發展推動了醫院的發展,同時也造福了當地患者。近年來鄭大一附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鄭大一附院的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基于董建增院長的提前布局,在河南的結構性心臟病治療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從事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醫師越來越多,全國超過100家中心開展TAVR技術,左心耳封堵技術遍地開花,結構性心臟病已逐步走進二尖瓣、三尖瓣介入治療時代。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未來結構性心臟病患者將越來越多,結構性心臟病一定是未來介入心臟病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方向?;诮Y構性心臟病領域的快速發展,四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牽頭發起了中國結構周學術活動,希望廣大對結構性心臟病感興趣的中國醫師,能在這一周時間里,通過大量的講座、手術演示、交流,集中學習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內容,這種形式也得到了全球同行的一致好評;因此,今年中國結構周正式成立了“中國結構周歐洲分部”,未來將在每年九月與國內會議一起同步舉行。